片堿用冷水溶解好還是用熱水溶解好?
作者
Admin 瀏覽
發布時間
19/05/28
用于污水處理時,一般情況下是要把片狀、塊狀、粉末狀藥劑配置成溶液后,再用于生產。原因是方便控制用量和方便投加藥劑。配藥方法是:先把片堿放入藥劑桶或者藥劑池中,然后加水,用硬塑料管攪拌(一般情況下塑料管攪拌端會因為受熱變形,屬于正常現象)。不可以往水中投加片狀氫氧化鈉。
在片堿溶解過程中,是加冷水還是熱水呢?
我們知道,片堿溶于水會放熱,如果用熱水就會出現暴沸現象,濺溢的溶液容易到處飛濺,所以有一定的危險。我們在配置片堿容易時,如果沒有特殊要求,最好還是用冷水配置。片堿具有極強腐蝕性,其溶液或粉塵濺到皮膚上,尤其是濺到粘膜,可產生軟痂,并能滲入深層組織。灼傷后留有瘢痕。濺入眼內,不僅損傷角膜,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組織損傷。如不慎濺到皮膚上立即用清水沖洗10min;如濺入眼內,應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min,然后再點入2%奴佛卡因。嚴重者速送醫院治療。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工作服、口罩、防護眼鏡、橡皮手套、橡皮圍裙、長統膠靴等勞保用品。應涂以中性和疏水軟膏于皮膚上。生產車間應通風良好。
片堿溶解時要一邊攪拌一邊下料,靜置水中太長時間或一次全部倒入水中會導致結塊,溶解會變得很慢。溶解時不用降溫,待一次溶解完成后再降溫這樣可以得到濃度更高的堿液,此外,溫度越高片堿的溶解度越高,獲得的堿液濃度更高,但是要注意不要放入片堿過多,因為一旦溶液的溶度飽和,那么再放片堿就不會被溶解,就會結塊影響效果。
最新動態